教育部新聞:2021年發揮省美術統考在高校美術類專業選才中的作用
發布時間:2020-09-05 18:07:29    作者:華唐藝術職業高中    點擊量:
2020-09-05
發揮省統考在高校美術類專業選才中的作用
根據教育部部署,31個省(區、市)均已組織了美術類省級統考。經過十余年的實踐探索和完善,統考定位不斷明晰,考試內容不斷更新,試卷評閱不斷規范,成績評定不斷合理。統考定位已不限于水平性考試,考試的選拔性不斷增強,契合和滿足了高校美術類專業綜合評價選才的基本需要,體現在5個方面:
其一,一致性。省統考的科目為素描、速寫和色彩3科,與高校校考科目具有較高的一致性,甚至更為全面,為進行共通的核心素養考查奠定了基礎。
其二,專業性。教育部在推進美術類專業省統考之時,就委托中央美術學院的專家進行了總體方案設計。各省統考的實施方案,包括每年的命題、評分標準、試卷評閱、質量監控等,也都是聘請高校美術學科專家學者進行研究、設計和組織實施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是考試組織的專業性機構,體現在考試組織的專業化方面,使得省統考更加公平公正。
其三,契合性。首先,省統考考查的核心素養與高校選才的基本需求相契合。其次,命題改革是科學選才的關鍵,各省均積極探索由默寫、圖片,到圖片與默寫結合等多種考題形式,努力提高考查的信度,乃至效度。
其四,規范性。省統考為考生搭建了競技的平臺,不僅同臺展示,還有同標準、同程序的評卷,實現了考與錄分離,以及專業性考試機構的組織,使招生考試各項工作完全達到國家級教育考試的有關要求,較好地維護了社會公平。
其五,有效性。藝考過熱和效率低下是困擾考生、高校的難題。每年1-4月通常是藝考生的趕考季,他們耗費大量的精力物力,奔波于省際間,趕考于高校間,打亂了本該有的學校學習和正常生活。
省統考為改革錄取模式創造了條件。在總結普通類專業實施平行志愿投檔經驗的基礎上,部分省份已在藝術類專業錄取中探索平行志愿投檔模式。實踐證明,“省級統考+平行志愿投檔”提高了考生志愿滿足率和錄取率,考生只須參加1次考試并合格,就可以填報多所招生高校志愿,多數省份允許填報6所平行志愿的高校,相當于1次考試便獲得了6所高校校考的合格資格,不再需要趕赴每所高校參加校考,提高了高校專業選才的效率,大大降低了考生志愿填報的壓力和填報不當的落榜風險,也解決了高校招生“大小年”問題。
近年來,已有不少高校綜合評估后積極選用省統考而主動放棄校考。筆者調研了解到,2018年,123所原“211工程”高校、第四輪美術學/設計學一級學科評估C-以上高校(除獨立設置本科藝術院校)中,有73所高校按省統考成績錄取,約占高校的60%。
如何更好地發揮省級統考的作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需從國家制度的高度,從服務高校選才的視角,切實加強省統考的建設,包括優化命題、完善評閱規則、合理成績分布、有效劃定合格資格等,提高省統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努力滿足高校的選才需求;要積極推進藝術類專業招生的批次設置、志愿設置和投檔規則等改革,助力高校科學選才;要加強與高校的溝通交流,積極提供詳細的成績信息服務,協助高校用好省統考、設好校考門檻。
開展美術類專業招生高校,要積極推進藝考制度改革。對于校考高校,要關注考生規模對考試組織、測試效果等方面帶來的不利影響,要善于利用省統考進行初選,以便以合理的考生規模,開展有效的補充考試。要優化錄取規則,實現選才目標。
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藝術高考改革繼續深化的大背景下,未來藝術高考有著怎樣的變化趨勢,藝考生們又該怎樣備考呢?
總結分析:由此可見省美術聯考的含金量與重要性已大大提升,2020年大量的美術類校考院校取消,更是充分說明了省聯考錄取的趨勢。2021年全國各省美術聯考會有更新、更多的變化。
盡管隨著要求的提高,藝考的門檻也越來越高,但藝考的熱度并未受到過多影響。整體而言,全國藝考生人數依然保持在全國高考生報考總人數的10%左右。未來,藝考生人數將保持1%左右的速度逐年遞增。
隨著2018年底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的頒布,強勢拉開了省級藝術統考加強的序幕。美術學類和設計學類,除經教育部批準的部分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含部分藝術類本科專業參照執行的少數高校)外,2020年起使用省級統考成績,不再組織校考。
正是在這樣的要求下,除了美術與設計類已實現全國范圍內的省級統考外,越來越多的藝術專業加入到省級統考,或已實施省級統考的專業擴大其成績使用范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藝術專業采用省級統考,新冠疫情下再次強化了省級統考。
文章來源:美術大咖
材料來源:教育部—新聞—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