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社會需要多元化的藝術人才,藝術考試不再是獨木橋,普及藝術教育勢在必行!
一、藝術教育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肯定
在今年兩會中,教育部部長的發言無疑明確了美育的重要意義和2020年的教育工作方向。
2020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也已明確將“美育”,納入到督導評估和考核體系。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會上提出,新的一年要對準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發力,構建“基礎知識、核心素養、專項特長”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推動教體相融合、劃出美育硬杠杠,讓“軟任務”成為“硬指標”。這意味著,舞蹈、音樂、繪畫等藝術培訓,將不再只是業余愛好,而將成為“必修課”。
2020屆高考生的招生改革政策也明確指出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考范疇,重點是在音樂、舞蹈、美術等興趣特長,重點是藝術才藝成果等。
近年來美育已成為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了解國家相關部門曾多次出臺相關文件,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以往校園教育中不被重視的藝術教育學科終于在國家政策層面得到了肯定,美育教育的重要意義再一次得到凸顯和強調。
二、清華大學2020年藝術特長生降分錄取
10年來,清華大學每年都向藝術特長生張開懷抱,并且降分幅度越來越大,招收名額越來越多。
對比往年,清華2020年招收的藝術專業名額相比往年增長了不少:聲樂專業招收總人數由2019年的8人增加到16人,增加了一倍;大號、小號、長號、圓號等管樂專業的學生招收名額也有增加。
清華、北大等名校在招收高水平藝術人才,文化課直降60分。降低60分錄取,這對于每一個考生而言,是多大的優勢啊!

以音樂專業為例,以前學音樂是一條道走到黑,考大學,只能報考音樂系。現在學音樂,53所頂尖大學招“藝術特長生”,高考加分,可報考任何你喜歡的專業!

附:
高水平藝術團與藝考的區別
藝考是通過“職業藝術學習”,進入大學后仍然是學音樂、舞蹈等,只能選擇音樂類的專業;
高水平藝術團是為活躍校園文化、豐富校園生活而招收具有藝術特長生。高考時享受降分錄取政策。但是進入大學之后,你和普通大學生一樣,可能是選擇的漢語言專業、數學專業、自動化專業、土木工程……僅僅只是課余時間參加高校的文藝排練和演出。
三、藝術生就業前景淺析
1、后疫情時代,藝術生將霸占就業市場
2020疫情突襲,今年的畢業生遭遇著最難的就業季。疫情幾乎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人演出節目產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縮減了超過20萬個工作崗位,而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加。電影院也相繼倒閉了2000多家,各行各業仿佛已經進入了冷靜期,但是對于很多藝術行業來說,卻迎來了爆發期!
數字媒體
《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報告指出,2019年本科就業綠牌專業包括: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通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數字媒體藝術。其中,信息安全、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數字媒體藝術連續三屆綠牌。從長遠來看,數字媒體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隨著居家防疫、春節假期延長、延遲復工等措施的不斷出臺,線上消費成為了主要消費場景。傳統第三產業和以有聲、視頻、游戲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這幾個月里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式的不同境遇。

在疫情影響下,有聲閱讀因為其“無接觸”的特性成為出版業的先鋒。語音識別應用程序也迎難而上——例如搜索、設備控制、購物和社交媒體將取代屏幕。可穿戴智能設備可以讓虛擬助手始終處于我們的支配之下。

優酷、愛奇藝和騰訊視頻熱度猛增,快手、西瓜視頻等短視頻平臺也相繼拿下ios暢銷總榜前五的位置,視頻行業迎來了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
另外一邊,由于學生假期延長,作為年輕人主陣地的B站也迎來活躍高峰。有數據顯示,疫情期間,B站6.3萬個up主創作了10萬個作品,播放6.8億次。

短視頻方面,春節期間,快手、抖音的日均用戶增量均超過了4000萬,抖音1月的日活用戶量超過4億,線上短視頻等業務的發展正在井噴,可以為藝術生提供很多新媒體就業機會。

“入冬”兩年之久的游戲行業成為了危機下的新風口。中國游戲產業在過去一個多月里實現了前所未見的爆發式增長。據統計,《王者榮耀》大年三十當日流水超過了20億,相較去年同期大漲54%。
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
因疫情的需要,社會需要掌握每個人的健康信息,追蹤每個人的近期行程,也需要人工智能進入疫區進行一些必要的醫療救助。本來就很火熱的數據分析、人工智能職位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人機交互、信息設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的人才需求量加大。另外,能夠將每個人的健康數據可視化展現出來,也需要平面設計、UI等視覺設計人員的支持。

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進行人員信息管理、園區疫情防控、決策生產安排。另外,疫情之下有非常多的中小企業面臨破產危機,數據智能夠為工業企業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能夠掌握相關技術的人才,目前在各行各業都能找到非常好的工作。
紡織行業
對某些冷門專業來說,肺炎疫情影響反而成為一次機遇。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黨委副書記劉雯瑋表示:“大眾對于口罩、防護服等衛生紡織品的認知度提升了,甚至大家會談到熔噴布等原本屬于紡織材料和工藝的專業名詞。”

“以前可能覺得紡織好像是地位不是很高,但現在覺得紡織行業在重大疫情面前體現出救國救民的地位,對我們的學生去從事紡織專業工作的信心度是有提升的。”
2、藝術生就業的現在與未來
就目前而言,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藝術上有所見長的人才或將收獲更多機會。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央多次提及“新基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在迎戰疫情的過程中,數字健康(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在快速恢復服務、遠程調度資源、伸縮供給總量、強化容災備災能力等方面,體現出巨大優勢。

數字健康形成的技術、產品、業態將在“新基建”中作為重要的細分行業、應用場景、商業模式。加快建設覆蓋新一代互聯網醫療健康平臺,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家庭、社區、醫院、科研端數據共享。
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呈現新常態,學校的課程轉到線上,公司的業務轉到線上,個人電腦、平板和顯示器的需求呈現顯著增長,而人們對線上購物、在線游戲、遠程問診和視頻會議工具等需求的暴漲,蘊藏了蓬勃的機遇。
就未來而言,隨著5G時代的到來,作為其基礎學科的計算機工程、軟件、信息工程等專業必然享受到發展的紅利,但從另一維度來說,數字化技術、人工智能真正取代的都是高度程式化、標準化、機械性、事務性、常規性的崗位,例如:客服、倉儲、分揀、基礎翻譯等。而最需要情感交流、思考、創意、審美能力的藝術專業反而最難以被AI取代。

如今,新型數字化平臺因為技術的發展,而出現了如VR、AR、沉浸式設計等新的形式,與之相關的藝術設計崗位也紛紛涌現,如交互設計師、體驗設計師等。目前的新銳行業里面,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這三大領域的人才年薪最高,平均達到30萬之上。

從宏觀角度分析,目前中國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階段,由于新技術、新模式帶動的產業升級或轉型,導致很多傳統崗位面臨消失,新興職業和崗位不斷涌現,這就對勞動力和人力資源提出了新的技能、素質要求。對于一些新興崗位,目前正是人才的缺口,想要未來從事這一行業的同學,可以把握機遇,提前搶占就業先機。
四、藝術教育成為所有重點大學的新寵
現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藝術教育的深入普及,大部分名校都在想吸納優秀的專業藝術人才。各位家長,不要覺得學藝術是僅僅是一個愛好,所以敷衍了事,并不認真對待。連清華、北大這樣的百年名校都愿意為您降分,說明您的藝術選擇已經得到了肯定。

擁有“藝”技之長,才能提高硬實力。縱觀國內外的藝術大師無一不是始終保持著對藝術的熱愛,并且心無旁騖不斷學習,提升專業水平和藝術嗅覺,才能輸出優質的作品獲得大家的認可,進而收獲成功。

在順應時代趨勢的前提下,藝術專業的同學首先應該摒棄雜念,回歸本心。在面對未來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時,要將知識和技能打造成就業的核心競爭力,所以現在要通過不斷學習和磨練技能才能適應環境,專注于專業領域的學習,強化核心技能,才能邁向更高的臺階,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未來,不管是否從事藝術行業,或是興趣而已,藝術將成為你進入國內頂尖學府的“跳板”。同時,在未來會有更多的單位愿意接受那些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因為他們的整體素質、審美能力、動手能力都相對優秀,并且思維比一般學生更加開闊與活躍,更有利于公司和個人將來的發展。

愿每一個學習藝術的孩子都能始終保持對藝術的熱愛,選己所愛,愛己所選,勿忘初心,持續努力,所有的付出終有回報!